華德福和蒙特梭利

2006120408:07
辰媽阿菲(小辰辰Tweety的媽)

猶豫於華德福和蒙特梭利教育法之間 而得到的省思
2006 / 12 / 2

深入瞭解華德福和蒙特梭利之後, 實在無法確定, 因為蒙特梭利的敏感期理論, 把握孩子開始感興趣想學習的動機給予適當的環境, 我的經驗是這個很精確, 但是我又欣賞華德福不驚擾孩子, 不過度刺激並保護孩子的感官, 讓他們維持一生中僅有的夢幻期, 所以還在思考要如何在家裡結合這兩者.
不過有的孩子實在默默地學習得很快, 待人處事的方式自然發展(辰辰就是這樣善體人意的小孩), 雖然我也很欣賞, 但是我看到晃神晃神的孩子, 會比以前更珍惜...
現在還在研讀中...真的要給孩子更少機械式的刺激, 更多真實的聲音與影像, 更平靜的環境. 重要的是要趕快學會五音天籟的歌曲和五音笛...不要再說快點快點.....
以下是在ㄋㄟ國發表的第一篇...等多讀一些, 再繼續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
~~~~~~~~~~~~~~~~~~~~~
十一月十二日去上華德福的課程, 有點瞭解為何華德福和蒙特梭利教育法是相違背的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有誤啦, 只是提出來討論
(我個人也有採取蒙式教育的精神, 但是不用教具, 也不會要求孩子反覆操作)
日本老師是用英語演講的, 所以我就直接使用她的用語

華德福教育認為幼兒是在dreaming中, 這是他從天上滑落到人間時保留的狀態, 我們盡量不要用太多成人世界的規則規律, 以及太制式化的事物, 去喚醒他, 而讓他保留這個靈性, 用不喚醒他不打擾他的方式, 靜靜地引導他離開危險, 以及進入生活的秩序中.
等時候到了, 孩子會脫離這個dreaming的狀態, 但是由於沒有受到過多的打擾, 四至七歲時出現的fantasy, 受到成人努力提供適當環境的滋養, 他會更富有創造力, 作為人精神上的自由也能盡量達到完全的境界

所以在幼兒身心健全的情況下, 有時事情做到一半, 開始恍神和神遊時, 或者孩子慢吞吞(不是懶惰也不是生病), 看起來傻傻的(不是發展遲緩也不是生病), 不要去喚醒他
要盡量保護孩子這個一生中只有這一次的dreaming和fantasy的狀態

(以下是我個人的心得, 不是老師的演講內容:P)
而蒙式的教學, 是鼓勵孩子成為獨立和負責的人, 雖然理念和華德福有些共通之處, 但是看待孩子發展的方式與重視的重點, 差距很大. 若從華德福的角度來看,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在"喚醒"孩子的dreaming狀態.

但是這兩者都在試著順應孩子的發展, 順應其本性, 也都敬重孩子, 希望孩子成為完整的人. 就這點而言, 精神則是相通的.

不過....我還是在試著綜合這兩種教育法. 因為各有其優點.
只是華德福更進一步, 而且提出孩子的dreaming與fantasy狀態是非常珍貴的, 光是這點就讓我愛上這種教育方式.
但我也因此瞭解為何會有媽媽決定讓孩子受華德福教育, 會感到壓力. 畢竟跟常人的教育方式差距太大了....

~~~~~~~~~~~~~~~~~~~~~~~~~~~~~~~~~~~~~~~~~~~~
給潛水艇媽咪的回應
蒙特梭利教育法最早是應用在發展遲緩的孩子上, 所以運用許多教具來教導, 以及反覆專心地操作, 是必要的
用在發展速度正常的孩子身上, 如果缺少對生命的虔敬, 就有可能會過度教導
據我的瞭解, 這並不是蒙特梭利的初衷, 蒙特梭利本人也是對人與世界充滿熱情的

蒙特梭利的基本理念其實和華德福真的很接近, 成人的角色也是在陪伴與引導
只是在執行上, 如果引導者只重視教學技術而不重教育理念, 就有可能太過, 且容易迎合主流價值, 違背了蒙特梭利的基本精神

先討論執行面
兩者都重視生活教育, 重視由手(身體)到腦(心智, 精神)的發展, 我所瞭解的零到三歲蒙特梭利教育, 也主張要順應孩子的節奏, 上午時間讓孩子學習如何自理日常生活, 下午午睡後讓孩子自由玩耍, 一定要留白好讓孩子自己反芻
因為要掌握敏感期, 大人除了放手讓孩子探索, 也會稍加介入引導孩子發展各種能力, 以便讓孩子將來能自己發展更進一步的能力, 我想蒙特梭利在這方面, 特別是在幼年期, 是較為積極的

而華德福則又更自由, 相較之下, 比較無為(但是並不是什麼都不用作, 成人要營造適合的環境....對我來說也是很費心力的), 我所理解的是, 要更加保護他們的靈性, 如您所言, 相信人自身的圓滿, 同時對於孩子各階段的發展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在幼年期教導得更少, 自由遊戲和藝術活動(讓孩子發展自我的心靈活動)更多.
也可以說, 華德福是一種嘗試, 試圖導正當代文明的弊病與主流價值

至於七歲之後的教育, 特別是蒙特梭利學校, 我還沒有任何接觸, 不敢多言(這以後要請教小麵團媽咪了).